前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胡耀帮,王震家乡风水实地考察路线

郑州吉元堂预测网 2013-02-18 19:13 吉缘风水师编辑 浏览
前总书记胡耀邦浏阳故居 浏阳前总书记胡耀邦故居坐西朝东,屋前有水抱、地势为山环水抱之格局。 500)this.style.width=500;" nbsp; 刘少奇主席宁乡故居 宁乡刘少奇主席故居坐南朝北,有水塘、地势为山环水照之格局。 陈帅佛先生评论: 毛主席和刘少奇谁家风水

前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胡耀帮,王震家乡风水实地考察(湖南省)路线:

       刘少奇故居——胡耀邦故居——王震故居——粟裕故居——滕代远故居——陈斗南宅院——沈从文故居——张家界——贺龙故居——林伯渠故居——周立波故居——任弼时故居——左宗棠故居——杨开慧故居——黄兴故居——贾谊故居——萧劲光故居——许光达故居——宋任穷故居——杨勇故居——张国焘故居——李立三故居——黄公略故居——白玉堂——桂在堂——彭德怀故居——陈赓故居——谭政故居——夏明翰故居——罗荣桓故居——萧克故居——黄克诚故居——齐白石故居——杨得志故居——魏源故居——蔡锷故居——曾国藩故居——熊希龄故居。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刘少奇:

    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少年时期上过私塾(中国旧式初级学校),1919年中学毕业。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刘少奇

1937年时

刘少奇

1945年在延安

    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随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此后在上海、广州、武汉参加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他先后在河北、上海、东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夏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回国,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他在长期工作中逐渐认识到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应该实行深入群众、长期隐藏、积蓄力量的方针,并曾对当时中共党内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进行过某些抵制。1932年冬进入位于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职工运动,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坚定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并对过去党的秘密工作中的错误——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评。
刘少奇与王光美合影

刘少奇与王光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坚持中共中央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原局书记,随后组织力量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国民党阴谋制造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蒙受惨重损失。他在这时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同陈毅等一起扭转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和发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至1941年作了《论共产党的修养》等著名演讲,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1943年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统的论述。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在此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和朱德一起负责中共中央委托的工作。同年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主持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方针,进一步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刘少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规定了方向。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六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刘少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1963年到1966年,他先后到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塞、越南、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病逝。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他的名誉作了专门的决定。他的主要著作收入了《刘少奇选集》。

 

    刘少奇的故居在花明楼乡炭子冲,毛泽东的故居是闻名中外的韶山冲,“冲”在湖南方言中是山前的平地。
    同一时代的党和国家的两位主要领导人,故居居然都在湖南长沙城外相距30多公里,而且地名都有一个“冲”字,真让人感到冥冥之中有天意啊。
    有意思的是,刘少奇故居门前是几亩地大小的池塘,屋后是山。毛泽东故居同样是背靠青山,门前池塘。这应了风水学中的“前有照、后有靠”一说,前有照就是门前有水,隐喻有各方照顾、支持,后有靠,则为背后有靠山,做事业有坚强后盾、有基石之意。
    韶山冲毛泽东故居是坐南朝北,炭子冲刘少奇故居是坐东朝西,这一点和民间通常房屋是坐北朝南有着明显的不同。看来大门朝向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环境风水才是重点。要不就是传说中伟人是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芸芸众生总有不同之处吧。
    两位伟人的故居都是泥坯房,格局也是大同小异,中间堂屋,两厢是起居室及其它用房。还有一点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刘少奇和毛泽东的脸相都和各自的母亲非常相像,这难免使人想起湖南的民谚:儿像娘必做官,女像爹走四方。
    说这些似乎在宣传“宿命论”,好像人的命运都是天注定似的。其实只是后人的一些分析和议论,其中也不乏猜测和牵强之处。
    有人说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这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传统风水学的理论解说。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至于“一坟二宅三命运”三大要素,就像已故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这本书中所说的,要具备特殊的国家、特殊的事件、特殊的人物这三大要素

  宁乡花明楼炭子冲是一处风水贵地,为刘少奇主席故居,始建于一八七一年辛未岁,系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居。
  刘少奇一八九八年戊戍岁十一月二十四日在这里诞生。屋坐寅向申兼甲庚尾宿十二度分金。诞生方位在巽巳方,厨房在庚酉方。其形势来龙低陷,龙祖方面无法勘察。龙从东南巽巳方来,辛巳金龙入脉,曲折辗转壬寅金穴,后山不高。实测水口为癸丑宫,屋前有一池塘,龙水交会媾成斗牛纳丁庚之气,金局。左边巽巳长生水环绕过堂,前面丁未冠带水,坤申临官水悠杨清澈,源远流长潮来,所建符合中国正统杨筠松古法风水术。杨筠松(天机赋)云:“生来会旺,聪明之子方生,旺来迎生,富贵之期聚至”。杨筠松(玉尺经)云:“生与旺而同归,人共财而咸吉,更以六秀方朝来,定拟满门朱紫”。杨筠松(逐吉赋)云:“艮狗依市,坤牛望月,而功名垂手,南极星辉,金阶步武”。故刘少奇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主席宁乡故居: 

  宁乡刘少奇主席故居坐东朝西,门前有水塘、地势为山环水照之格局。 然而、毛主席和刘少奇谁家的故居与祖坟风水好呢?

      若有人问:毛主席家的故居与祖坟风水和刘少奇家的故居与祖坟谁家的风水更好?网友们自然会说:“韶山冲的毛家故居与祖坟占的风水好。”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自古至今,风水学讲究的是“人财两旺”,人旺排在第一位,财旺排在第二位。所以,史书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正是说的人旺。古人流传的名言有:“人生三穷三富不到头”,“富不过三代穷不会百年”“人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等等,都说的是这个意思。一个家族没了后人,再多的家产也不是你的了,因此、人是最宝贵的。 

    毛主席是个悲剧英雄,他一生精明过人,不断展现其雄才大略,创造了中国天翻地覆、改朝换代的无产阶级掌权历史,仅领风骚几十年。转瞬间、却又被司马迁所论证的《史记-货殖列传》市场经济自然规律所取代,中华几千年的神巨浪卷走了马克思计划经济社会的“理想模式”。这位毛伟人给其后代留下的余庆远不如刘少奇主席丰富。刘少奇主席的最大财富是修养品德(请网友们拜读刘少奇主席撰写的《共产党员修养》一书)勤政为民,他为改善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民众苍生、普罗大众深陷饥饿生活的悲苦现状;他为了挽救因“大跃进”而造成的国家经济危机而勤政务实工作;他在一九六二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因到会者约7000人又称“七千人大会”------上讲话,其主题是为使新中国真正富强,他敢于冒犯“天颜”而直谏,从而为他自己埋下了“文革”杀身之祸根!

      然而、苍天有眼,上天眷顾着这位胸怀有好生之德的刘少奇主席,“文革”结束以后,天地正气造化不仅使刘少奇主席蒙受的冤狱得以昭雪;而且、还使刘少奇主席的满堂儿女一个个成长成器材、一个个有出息,他们无论是在国内发展,或是到国外发展,一个个都成就一番事业。刘少奇主席是真正的把根留住了,留好了的伟人。
    人的生命有长短,并不在乎多活三十年、五十年,人早晚有一死,不是这样死就是那样死,人在咽气的那一刻同样是什么也不知道了,留下一躯空皮囊而已,其他都是活着的人才去忘自猜想的。
    中国人有句名言,我觉得颇有哲理深意:“精七分、憨三分、留着这三分“憨厚”积儿孙”。
    由此桩历史事实验证:毛主席家的故居与祖坟风水和刘少奇家的故居与祖坟风水相比较,谁家的更好呢?
    其答案:不言而喻。 

刘少奇故居------下图:

 

2,胡耀邦故居:
     胡耀邦故居位于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敏溪河畔,北靠西岭,四周流水潺潺,风景优美。故居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所存房屋为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钟和其兄胡明镜当年所共有,成凹字形布局,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共计19间。自中轴线以西为胡耀邦故居,以东,部分为胡氏宗亲住房。中间的“泮公享堂”最高大,是当年明镜、名钟兄弟供奉其父亲胡中泮牌位的地方,为两家共有,作为大客堂。经两代相传,属于胡耀邦父亲胡宜仓家的房子为7间半,约200平方米。
  1915年11月13日,胡耀邦同志就出生在这栋老屋的一间厢房里。那时正值辛亥革命以后,新文化、新思想开始在山乡传播,但因军阀混战,山河破碎,兵荒马乱,加之自然灾害,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其实,胡耀邦祖辈辛勤劳作、节衣省食积攒下来的一点家业,也因以上原因开始破坏。胡耀邦小时,家庭已很贫困。由于他聪明勤奋,父亲想方设法送他入种桃书屋(私塾)启蒙,后又入胡氏族小,里仁学校和浏阳中学学习。十多年中,除在“浏中”寄宿外,其余时间都食住在这栋老屋里。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直到1930年10月调任时驻江西安源的湘东儿童总局局长时,才离开故园,从此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一别就是30多年。


浏阳前总书记胡耀邦故居坐西朝东,屋前有水抱、地势为山环水抱之格局------下图:

2,胡耀邦故居:
     胡耀邦故居位于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敏溪河畔,北靠西岭,四周流水潺潺,风景优美。故居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所存房屋为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钟和其兄胡明镜当年所共有,成凹字形布局,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共计19间。自中轴线以西为胡耀邦故居,以东,部分为胡氏宗亲住房。中间的“泮公享堂”最高大,是当年明镜、名钟兄弟供奉其父亲胡中泮牌位的地方,为两家共有,作为大客堂。经两代相传,属于胡耀邦父亲胡宜仓家的房子为7间半,约200平方米。


3,王震故居
    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故居位于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风景秀丽,九曲溪绕村而过,不远处有杨梅岭等山峦绵延起伏。故居为土木结构,面阔三间,后搭披棚作厨房等用。1908年4月王震诞生于此,1927年加入******************,1930年率部离乡,一生南征北战,1955年授上将衔,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等职,1993年逝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多次回乡,均下榻于此,房屋未作过大的修缮,如今四周新房群立,故居更显陈旧简陋。1994年王震故居列为浏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4、杨开慧故居
     杨开慧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杨开慧故居位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乡)板仓。杨开慧故居距长沙约70余公里。杨开慧故居始建于清末,土木结构,盖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杨开慧故居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杨开慧故居房舍以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杨开慧故居前栋为双面木门,中嵌木栏转门;中栋有三级踏步上入过厅,门额悬挂"板仓"二字横匾;后栋正中为堂屋,左右为住房。两侧厢房多作杂房、配房。栋栋之间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
  杨开慧故居历史
  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进东头北间。1966年11月维修后开放,并复原陈设了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毛泽东、杨展等的住房。1980年修缮时,在墙缝中发现有杨开慧1928年在家居住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距杨开慧故居右侧300米处的棉花坡山头上,建有杨开慧陵园一处。1930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就义后,归葬棉花坡北向山坡。毛泽东寄30块银元,以与杨开慧所生三个儿子的名义立碑三通。1959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
  1967年4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1969年杨母向振照与之合穴,新建合葬墓于今地,占地约1.3公顷。从山脚至墓区约150米,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每层有石阶,近百余级。墓冢在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平台边长18米,石砌墓,为混凝土结构,大理石贴面,墓长6.6米,宽5.8米,高0.4米。墓碑横置斜放,横长2.7米,宽2.3米,汉白玉石质,刻楷书碑文"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碑后墓石上刻有建墓年月铭文。与墓平行,墓后另建大型词碑一方,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墓地四周苍松环绕,以慰英灵。杨开慧祖父杨书樵与父亲杨昌济的合葬墓以及堂兄杨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的松柏樟梓之间。

5、贺龙故居:
    贺龙故居是一栋坐北朝南、四扇三间的普通木房,原是贺龙祖父贺良仕于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后为贺龙的父亲贺仕道所继承。贺龙和他的姐姐、妹妹、弟弟都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由于他们家人口多,贺龙父亲将这三间房用木板隔成六间。正中一间为堂屋,门首红底金字匾额上的“贺龙故居”四个字为邓小平手书。堂屋前间过去是供奉家神和红白喜事用的厅堂,现在这里置放贺龙元帅身穿戎装的半身铜像。堂屋后面是退房,是贺龙姐姐和妹妹的卧室。左前间为火炕屋,冬天,全家人就在这间屋里生火取暖,来人来客,也都招呼在这里就坐。1916春,贺龙联络20个人就在这火坑屋里商量过袭击芭茅溪盐税局的事。后面半间是贺龙父母的卧室。当地有个习俗,认为堂屋是左边为大(也叫东头,但它不是表示方位的),应住长辈。客人来了,为表示尊敬,也请在这里就坐。堂屋右边前间是厨房,后面是贺龙和他弟弟贺文掌的卧室。凡卧室都陈列有木床、被褥、蚊帐、木箱、书桌、靠椅、灯盏架和女人做鞋用的竹篮、洗衣棒等各种常用器物。故居右边这栋房是骡马房,贺龙十多岁时为了谋生曾当过骡马客,在这里关养骡马。这是贺龙当年用过的马鞍、马鞭和斗笠。

6、林伯渠故居: 
    林伯渠故居座落在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居民建筑。林伯渠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故居由于年久失修,仅存一道封火墙。为纪念跨越二个世纪的革命家林伯渠诞辰100周年,临澧县委县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动工修复。故居座北朝南,为三进,每两进之间设一天井,有正房14间,杂室5间,建筑面积857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两侧封火墙造型,室内门、窗、壁、望板、地板均用木板拼合,并刷涂桐油成深褐色,后堂屋“九牧世家”之匾牌,高悬梁上。整个建筑古朴典雅,且“诗礼伴家”之气息浓厚。故居内开设六个陈列室、陈列林伯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图片、照片和文物资料。故居前有稻田,后有茶山,左晒场,右池塘,腰围约4米的千年古柏巍然屹立于前晒场中央,一派庄重肃穆的气象。 “林伯渠故居”匾牌是邓小平亲笔题写。

7、周立波故居:
    周立波故居座落于赫山区谢林港镇邓石桥村清溪组,背依青山,风光秀丽,离益阳市区10余公里,与益桃公路相隔不到5公里,交通方便。
  周立波是从益阳这片热土上走出去的我国具有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周立波出生、结婚都在这座故居,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就在这里体验生活,从事写作。他的代表作《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曾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人,其中《山乡巨变》就是在这里完成写作的。
  周立波故居建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为土木结构,总面积约700平方米,为清式风格的民居,现存正院三正一偏和西院正住房。    1997年益阳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已完成故居第一期修复工程,并正在收集其文物,在故居建立周立波遗物陈列馆。瞻仰故居,不仅可以了解周立波成长为著名作家的一生经历,还可以学习人民作家为人民的精神风范。

8、彭德怀故居:
    彭德怀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始建于1925年,故居现存建筑是彭德怀为湘军任团长时出资修建,是彭德怀早年居住地,也是其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居住活动的场所。故居座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青瓦,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50平方米,与邻近的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形成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伟人纪念地“金三角”。

9、陈赓故居:
    位于湖南省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杨吉湾是一个建筑群体,土砖青瓦,上下两栋,左右两横呈“凹”形,共有40余间房屋,属中型民居款式。坐东朝西,依山靠水,景色宜人。它正中堂屋,分为上下两厅,中间相隔一个长方形大天井,是古建筑中称之为“鸳鸯厅”的格局。堂前阶基上,耸立两根杉木伞柱,下承雕花鼓状石础;左右横屋前侧,用砖砌起一道大山字垛,以避风阻雨;横屋以内,房室纵横摆布,共设小天井4个。屋前地坪边有一个不足半亩的堰塘,供饮用和农用之需。
    原名陈庶康 。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曾毕业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1916年13岁就参加了湘军,1921年退役,随即进入毛泽东倡办的自修大学念书,1922年12月加入中国******************。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役,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1925年东征中任总指挥部警卫时,曾掩护蒋介石脱离死境。蒋介石感其恩,调他任侍从参谋。后来觉察出蒋介石的野心,以“请假回家”为由,离开了蒋。1926年9月秘密前往苏联远东地区红军中,学习政治保卫工作和群众武装暴动的经验。1927年回国后,在武汉任国民革命军营长,负责中共中央的警卫工作,不久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会昌战斗中不幸受伤,赴上海就医,伤愈后,在党中央特科工作四年。

10、谭政故居:
    谭政(1906年—1988年)湖南湘乡县人,开国大将。1927年3月加入国民革命军,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参与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常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8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谁也没动故居半点土。
    随舅子陈赓弃笔从戎,谭政故居位于湘乡龙洞楠香,故居已无法找寻将军的影子,“将军树”便成了楠竹村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当地一名村妇告诉记者,“将军树”有两说:一为夫妻二人情意笃深,种树表爱意;另一说则是,谭政随舅子陈赓弃笔从戎后,为纪念自己的人生转折,特意种下此树。
    对于前者的浪漫猜测,显然更符合农妇们的思维方式。她们说:“都是大户人家哩,陈家小女儿陈秋葵出嫁时是16岁,迎娶她的谭政18岁。”正是这段良缘,成就了日后“智勇双全”的谭政大将。
    当时还在学堂学习的陈赓听到了一个叫马克思的外国大胡子的故事,回家后他总是把这些故事讲给妹夫谭政听。渐渐的,同为文人的谭政,内心悄然变化。其后,谭政常与妻子谈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小两口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决定走哥哥陈赓的路,弃笔从戎。
    几年后,已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高级职务的陈赓,特派两名战友去接谭政从军。“出发时,陈秋葵肩挎印花包袱送丈夫,含着热泪,送了一程又一程。不久,长沙又发生“马日事变”。对丈夫的担忧与生活的重担都化为巨大的压力,这样的日子折磨着陈秋葵。半年后,她重病卧床,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直到临终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她还是双手把丈夫的信捂在胸前。

11、黄公略故居:
     黄公略1927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并加入中国******************,是湘鄂赣边区革************据地创始人之一。他历任红五军副军长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等职。曾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暴动、平江起义以及第一、二、三次反“围剿”,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在赣西南的斗争中,成绩卓著,毛泽东同志曾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壮丽诗句给予高度评价。一九三一年九月,黄公略奉命率领红三军向瑞金转移,到达东固六渡坳时,遭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大会,并亲撰挽联。
  黄公略故居在湘乡市桂花分朝阳村高木冲,距湘乡市44公里。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坐落在老虎山上,占地1200平方米,系一栋万字形平房,土墙青瓦,系黄公略祖父所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黄公略分得房屋5间,计113平方米。因原故居已毁,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故居进行了修复,按原状进行了陈列,并增辟两间辅助陈列室介绍黄公略生平业绩,陈列照片81帧、画4幅、实物31件。杨尚昆题写了“黄公略同志故居”匾额。聂荣臻、王震、邓颖超、杨得志、张爱萍、浦安修、郭沫若、李聚奎等为故居题词,故居瞻仰、参观者甚多。

12、任弼时故居:
    任弼时同志故居位于汩罗市弼时镇弼时村新屋里。1904年4月30日,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诞生于此。故居为独木结构,三间三进两偏层,占地1204平方米, 顶盖小青瓦,门前有邓小平同志1980年手书"弼时同志故居"匾额。     
前进堂屋有毛泽东同志手书"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的巨幅匾额。南边3间正屋和1间偏屋辟为展览室。北边有弼时同志的住房及夫人的书房。故居内保存有弼时同志生前用过的床、桌、椅、书包、习字本等珍贵文物138件。1989年4月,任弼时同志铜像落成,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亲自揭幕。

13、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60余年,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年久失修,故居几近破败。
    改革开放以来,烈士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进一步弘扬明翰精神,去年,衡阳县委、县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对夏明翰故居重新修葺,并兴建了明翰纪念广场。在4500余平方米的陈列馆内,有夏明翰烈士的铜像,有近400件文物,部分来自夏明翰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还收集了郭沫若、何叔衡等知名人士为夏明翰题写的挽联和诗词。陈列馆内的图片展重现了夏明翰烈士光辉、革命的一生。

14、罗荣桓故居:
     罗荣桓故居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清光绪28年(1902)11月26日罗荣桓诞生在南湾旗杆屋场新大屋,3岁时全家搬到南湾街上,12岁那年迁入异公享祠。 民国10年(1921),他在家乡办起农民夜校,15年(1926)又在家乡从事农************动,组织“衡山梦字九区农民协会”。1927年春离开这里,参加鄂南暴动,继而参加秋收起义,此后一直在军队中从事政治领导工作。

15、滕代远故居:
  国家3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湖南省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及工程、全国铁路系统爱教基地、湖南省委爱教基地。其中纪念馆位于209国道与308省道交汇的麻阳苗族自治县城中心。故居位于岩门镇玳瑁坡村,距县城8公里处。
  纪念馆于1986年5月由铁道部和省、地、县筹资破土动工,同年11月2日建成开馆,馆名由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纪念馆陈列了280余张滕代远同志在新民主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珍贵的历史照片,按比例缩小的“毛泽东号”机车模型,展示了滕代远同志所建树的历史功勋和丰功伟绩。
  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典型的湘西古典民居风格,明朝时的龙凤床、罗汉椅、凳,清朝时的石水缸、石火炉、石桌子、石碾子、独特秀丽的莲花台、桂花香、神奇的田螺井、竹子井、亲手栽植的大松柏、少年就读时的旧校舍等保存完好。滕代远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25年,滕代远从这里上常德,赴长沙,投入到推翻三座大山,拯救水深火热的祖国母亲的革命洪流当中。

16、沈从文故居:
     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整座建筑具有浓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        来到古城,踏着青青石板路,寻着中营街,十几米路,就到了沈从文故居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遒劲沉凝的大字:“沈从文故居”。跨入从文故居大门,就有满面笑容的导游小姐上前热情地迎接,让人倍感亲切。
  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朝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那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结结实实的融为一体,显得如此协调,那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据传,当年沈从文的祖父辞官回归故里,在中营街的中段买下了这块地皮,修建了这座四合院式的楼房。从沈从文的祖父到沈从文这一代,前后经历了三代,风雨沧桑几十年,也曾显赫一时。时过境迁,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成过眼烟云。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思慕故人,不禁令人凄然泪下。但可喜的是,这原属故主的古老楼房,建成了沈从来生平事迹的展览室。每天到沈从文故居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游人如织,无形中给人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欣慰。
   故居陈列室里,一张张清晰珍贵的图片,记录了沈从文步入尘世后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一行行流畅深沉的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作家成长的过程。檀木方桌,藤编*椅、古老的木质结构架子床,都是沈老当年使用过的实物。目睹这些实物,眼前似乎出现了沈老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聆听沈老的教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文若其人,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不仅用心血给人们奉献了900余万字宝贵文化遗产,而且他的憨厚纯正,昭示自我,一生勤奋劳作,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走出正屋,暖暖的春阳洒满了四合院的天井坪坝。故居购物室里,时常有许多年轻人拥挤在购书柜台前,争先恐后地购买沈从文的精品著作。从他们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渴求知识的欲望,让人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新一代。沈从文一本本闪耀着知识光辉和魅力的精品力作,吸引了多少年轻火热的心,他们一批批从远方而来,来了又去,把从故居获取的文化种子,撒播在每个人的心田,开花结果,打造和构架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光辉美好的文化春天。    沈从文故居这座坚固牢实、历经沧桑风雨的百年老屋,是一座蕴含深厚永远掘取不尽的文化知识殿堂;它是沈从文用心血凝结的永不坍塌的文化丰碑;它是古城凤凰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17、张国焘故居:
    张国焘故居位于离萍乡上栗县县城20公里的金山镇山明村桎木山下,座南朝北,前朝笔架山,后*桎木山,视野开阔山青水秀。始建于清康熙59年(1720年),200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国焘出生豪门望族;因其父张觐王光系清末拔贡,又曾任浙江省审判厅推事等职,权倾一方,鼎盛时期故居曾十分繁荣,是当地著名的富豪之家。其胞弟张国庶为中共江西省省委第一任书记,1930年被反动派杀害,1989年被追认为烈士。 张国焘故居占地约26亩,建筑面积约6800平方米,共有108间48个天井,平面布局紧凑,门楼平展开宽,是典型的围屋形式,张国焘家庭大都居于其中。
    整栋建筑为单层瓦房,以中庭为主轴线向两侧发展。由于中庭进深较大,为解决采光,中部设有40余平方米的采光天井。
    大门正对中庭大厅,大厅专供全家操办喜事和过年过节时的聚餐之用。大厅后部设有祖堂,供全家祭祀之用。中庭大厅两侧基本对称,各住三兄弟(张国焘父亲有六兄弟)。每户都有自己的客厅、厢房、厨房。户与户之间由砖墙隔而不断,由48条里弄和48个天井把整栋建筑连为一体,各房间*内天井采光和通风。
    整栋建筑外观质朴,结构简炼,除中庭大厅由于跨度大采用了木柱、木梁的木构架结构外,其余均为砖基砖勒脚,土坯砖墙到顶,山墙搁木檩条冷摊瓦。由于大多房间*内天井采光和通风,所以多采用木门和木雕花格窗,有些做工还比较精细。

18、李立三故居:
    李立三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醴陵市渌江乡福建围村。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坐东朝西,黄色围墙,八字柴门,门额题“芋园”,有房屋32间,为土木结构的单层庭院式民居。原为他人产业,1891年由李立三的祖父所购置,李立三的父亲和伯父均为前清秀才,都在故居内办过私塾。门联为“春华秋实,日升月恒”。进柴门15米为正屋,大门石刻门额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李立三同志故居”。

19、黄兴故居:
    1905年在东京与孙中山合组 同盟会。1907年起参预、组织了多次反清起义。1911年 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 府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任讨袁军总司令。1916 年病逝于上海。1917年在长沙举行国葬。墓在长沙市岳 麓山顶。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两进四合院,有上下 堂屋和茶堂。正屋两边有多间横屋和杂屋。建筑面积约 900平方米,现仅存房屋 12间。建筑为土木结构青瓦顶 平房,泥墙外敷白灰。上堂屋左边正房是黄兴卧室,右边正房是黄兴父母卧室。
     1981 年对故居的 12间房屋进行了修葺和复原陈列, 展出黄兴生前使用过的家具、文具25件,以及照片、墨 迹。同年对黄兴墓进行了修缮,并布置了黄兴事迹陈列。 1984年在故居内新辟黄兴革命史迹陈列室。设有黄兴故 居文物管理所。现由岳麓公园管理处管理。“开国之功未可忘,国人犹自说孙黄。”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先生并称的民主革命家,是中国同盟会最高领袖之一,也被尊为“共和的缔造者之一”。2001年8月,笔者来到湖南长沙县黄兴故居时,这里正在进行1981年以来投入最大的一次装修维护,国家文物局和县人民政府一共投了40来万元。据说国家文物局有专家对黄兴故居的“护庄河”深感兴趣,而长沙县则是看到了20年来最明朗的旅游曙光,据说大道终于要修到故居来了。 黄兴故居房屋建筑部分实现复原,除开拨款起的作用外,该馆唐馆长的记忆也起了大作用。对于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年年到故居来看看的笔者而言,唐馆长对故居原貌的描述仍然让笔者大吃一惊。“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黄兴39岁的时候,曾在漂泊动荡的革命生活中留下了一段思乡诗句。黄兴朝思暮想的“园林”究竟是怎样的呢? 1981年,黄兴故居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这个当时和周围农民并无两样的平房建筑被筑墙保护起来,开放的只有一栋两进一天井12间房的建筑;而这次修葺就恢复了与这栋房屋相连的两边“黄屋”共40间,其中西厢房为黄兴3位姐姐的房间,取名“南轩”,东厢房为当时佃户所住的房间,取名“稼圃”。另外还有牛碾房、谷仓、厨房等等。这大大小小50多间就是黄兴家的原貌,但这占地6亩的建筑还只是黄兴家园的六分之一。 以故居为中心,故居原貌整体为“前有水塘,后有花园,左有石榴,右有紫竹”,共占地36亩(除开水域面积),外则被一条4至5米宽的“护庄河”缠绕,“护庄河”接通门前的“大凉塘”、“小凉塘”、“门前塘”共3口大塘,终年活水流淌。这座“庄园”里没有农田,空地都种上了花草树木,清雅宜人。据说庄园左边的石榴园,每年春天橙橙灿灿,而右边的紫竹园,每根竹子都是紫色的,经营得颇费心机。庄园与外相连的,是正南面的“八字槽门”向外的一条麻石路。麻石路修得很长,往东一直接到“接驾岭”,往西一直通到杨梅河(浏阳河支流)。 黄兴的父亲黄筱村在家开设私塾,另还有300石谷田(可产300石谷子的田),因此黄兴家在当时的农村确属豪门了。黄兴家门富贵,在一般的文史资料中提及甚少,包括1984年黄兴幼女黄德华回故乡瞻仰故居时,也未提及故居原貌种种,只是赞叹故乡之变化。
      1903年夏秋,黄兴由日本回到长沙,在明德学堂教书,暗中联络同志,酝酿组织一个反抗清朝统治的革命团体。为避免清政府的注意,对外采用“华兴公司”的名义,并规定公司的任务是“兴办矿业”,集资一百万元,作为“开矿资本”。实际上是以“矿业”二字代替“革命”,“入股”代替“入会”,股票即是会员证。当时还提出了两句生意经:“同心扑满,当面算清”,实则含有“扑灭满清”的意思。
唐馆长说,其实黄兴成立的华兴会,就是变卖祖业农田豪宅才搞成的。1903年,黄兴的父亲已不在人世,继母还住在故乡,黄兴为筹得建会经费,要变卖故乡的房产田地,由继母抚养成人的黄兴自知对不住继母,跪在了继母面前。继母易自如自幼读书深明大义,在关键时刻支持了黄兴,举家搬离豪宅,住到了离故居1里外石家河埠黄兴的大姐姐刘姓家中。从此豪宅经历了多次易主的变化。
    黄兴墓坐西朝东。墓碑用整块乳白色岩石琢成,四棱形 似一柄长剑,高约8米。墓碑正面镶1.6米的铜 牌,上刻“黄公克强之墓”。碑四周环绕石柱铁栏,前有铁门。墓用麻石砌成,前有92级石阶,阶旁有歇台。
    鲜为人知的消息是,黄兴故居以东,仅以“护庄河”相隔的地方,竟然是清末国子监大学士王益吾的故居。与黄兴故居隔杨梅河相望的是被清廷封侯,卒后赠太傅、赐文襄的左宗棠真身之墓。左宗棠既不是本地出生,又未在此做过官,也不是在此离世的,他为何独独要葬在此处?可惜其墓志铭已被破坏,至今已成谜。
 
20、贾谊故居:
    为西汉散文家贾谊的住宅,位于长沙西区福胜街三条巷,原名贾太傅祠,公元1465年建,现仅存祠屋一间。祠前的小巷中有一口井,传说是贾谊亲手凿的,井口上小下大,形状像一个壶,人称“太傅井”,因为贾谊曾当过太傅。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人,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因锐意改革而被贬到长沙。

21、左宗棠旧居(湘阴)柳庄—左宗棠旧居简介:
    清“中兴名臣”左宗棠,是今湘阴界头铺镇新光村左家段人。曾官居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和两江总督。他为捍卫祖国西北边疆,确保新疆入版图,立下了巨大功绩,是爱国主义的历史入物。当时被朝廷封为恪靖候。左生前亲自捐款筹建“留青学校”。清宣统三年(1911年),左氏家族修建家祠,是为“太傅祠”。祠为两进两厢,泥水结构。前进中太傅祠,撰有左宗棠生前自题联:纵读数千卷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欲守六百年家业,有善策还是耕田。后进设孔子堂。前后进占地4000平方米,后被毁。1983年拨款修缮。
  在文星镇八甲,亦有“左文襄公祠”(又称相国祠,左公祠)。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去世后,清廷恤典颇丰,予左身后以极大哀荣外,还将左附祀京师贤良,昭忠两祠,并在左的出生地及立功省份建专祠以彰功绩。光绪十三年(1887年),湖南巡抚吴大征奉旨建此祠。内塑有左公遗像,另有他的功业介绍及左生前好友及部属的诗文挽联和像赞。
  柳庄位于今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为左宗棠36岁闻达前在家务农的地方。当时左自号“湘上农人”躬耕垅亩达8年之久。加上出仕 以后,回湘探亲,祭祖,先后在此居住18年。当时庄屋有个朝门,上有他亲题的“柳庄”二字。今日的茶园还是他当年亲手按“新法”栽培的安化茶,茶园至今犹为旺盛。蛰居时的左宗棠,于“萧闲沉寂之时,”除了躬耕,义赈,兴办义学外,特别注重读书、著书,留下《朴存阁农书》等传世。期间,他系统研究天下山川地理形势,这国他后来骆幕,建楚军,总督数省,规复新疆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柳庄因之也成了一处研究历史人物的文物之地。[2]
  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昔名柳家冲。此地,山势逶迤,田园葱翠,东纳青山之秀美,西引湘江之灵气。清末重臣、著名爱国将领左宗棠的旧居----柳庄,就坐落在这里。
  柳庄,偎山面田,坐西朝东。稻田东边山上,左公栽的茶树至今青翠欲滴,宅院西面后山上左公植的竹林如今仍葱郁苍劲。柳庄院门前有一口被他称为“天砚”的大水塘,水塘周围绿柳成荫,水塘南北各有一株四人合围粗的枫树和柞树,冠盖苍翠,人称“神树”。
  柳庄院门两侧左公写有“参差杨柳,丰阜农庄”的门联。门额匾上左公题写的“柳庄”二字,笔力道劲。进院门是晒谷场,从晒谷场向南穿过隔墙圆门是庭院。院内,他亲手栽的十二株梅树傲雪开花,暗香浮动。庭院南侧是他读书的魁顶************,名日“朴存阁”。宅屋分前后两进:前进北边为谷仓、杂屋,南边为前厅、厢房、孔子堂(即子弟学堂);后进由两个四合院组成。整个宅屋砖墙燕瓦,具有典型的晚清民居风格。
     左宗棠原住湘阴界头铺左家?,21岁中举后与湘潭书香门第、富室才女周诒端成婚,因生计窘迫,只身到周家当了上门女婿。1843年,31岁的左宗棠用教书薪水的积蓄约九百两白银在柳家冲置薄田70亩,亲自设计监建了这座占地4.29亩、有48间房屋的砖木住宅,因挚爱柳树不折性格而起名“柳庄”。从柳庄建成人住到1857年迁居长沙,左宗棠在柳庄居住14年。柳庄宅院为何不按坐北朝南的民居传统习俗而坐西朝东?这恐怕与左宗棠一生与“牛”字有缘不无关系。传说,左公诞生之夕,八旬祖母梦见“牵牛星”降落家院。左公后来那股“牛劲”也巧合地应验了“牵牛星降世”的神话。左公向来肚大,人称将军肚,有福,他偏说是牛肚。相传,在酒泉军营一次饭后,他手捧便便大腹问部下他肚里装的什么?有答“十万兵甲”的,有说“满腹经纶”的,有道“包罗万象”的,而他却说“满肚马绊筋”(湘阴方言:牛吃的草)。传说,柳家冲曾被风水先生认定为风水宝地,说是“仙牛地”,牛头朝东,东面山脊低洼处是“牛角扼”。左公说自己是牛,故将宅院东向朝指“牛角扼”。当时有人猜度:一定是左公得到风水先生的指点。说来也怪,他直到迁居柳庄后,才慢慢发迹,大器晚成,拜相封侯。在垂暮之年,挂帅出征,抬棺上阵,收复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国土。
  入住柳庄前,左宗棠三次赴京科考,他不在四平八稳的考题上高谈,
   
柳庄全貌                 柳庄大院全庭           柳庄朴存阁   
      偏在朝廷讳议的大事上阔论,纵有识大才者,又岂敢录用?三次不第,他绝意科场,自称“湘上农人”,蛰隐柳庄,过起田园生活。他一边受托继续在已故两江总督陶澍家教育其幼子陶桄,一边在柳庄督耕,研习农事。他在种稻、种茶、种柳、种桑、种竹的实践研究中写出了《朴存阁农书》。一些农业经济史学家认为:当时柳庄的生产、经营具有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在柳庄,他享受着夫妻诗联和对、儿女绕膝书声琅琅的天伦之乐;在柳庄,他免费收教贫家子弟;在柳庄,遇三年水旱天灾,他倾尽积蓄,募集谷米,煮粥施合灾民,购药救治病民。在百姓中留有很好的口碑。左宗棠虽身居柳庄,但他的报国大志决定了他不可能真当隐士。从他写下的“欲效边筹裨庙略,一尊山馆共谁论”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诗联足可佐证。他利用蛰居柳庄的十多年,“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崇尚“经世致用”之学。在柳庄,他除钻研农桑、舆地之外,还广研天文、军事、历史、时事。他“体察人情,通晓治道”,通观国事,关注边陲,形成了“置省开屯”、“万里输官稻” 的筹边韬略。
  左宗棠在柳庄“潇闲沉寂之时”,其声名却远播于外。诸多封疆大吏、京都高官争相举荐。因此,在柳庄,留下了两江总督陶澍与一介布衣的他结成儿女亲家的美谈;留下了林则徐对左公一见“诧为绝世奇才”,当面预言“西定新疆,合君莫属”的被史学界称为“湘江夜话”的佳话;留下了湖南两任巡抚分别“三顾茅庐”,邀自喻“今亮”的左宗棠两度出山运筹军幕的历史故事……
  
    左宗棠在柳庄的厚积薄发,成就了他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没有柳庄,也就难有名垂青史的左宗棠。他在位高权重时,那“乐善好施”、“惠民施政”、“文韬武略”的德性才干,无不来源于他在柳庄的耕读修身;那“塞固海防”、“造船铸炮”、“设局办厂”的战略举措,无不出自于他在柳庄的立意筹划;那每到一地都要兴办教育、刻印出书、植柳栽桑、兴修水利的作为,无不得益于他在柳庄的身体力行。柳庄的神秘,吸引了参加1985年湖南举办的纪念左宗棠逝世100周年活动的专家学者云集柳庄考察研究。左宗棠入仕后,忙于军务,仅在晚年回过两次柳庄,均来去匆匆。百多年来,柳庄便成了左公当年两位周姓佃户后裔繁衍生息之地。随着周姓人口逐渐增加,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周氏后裔陆续拆旧扩新,至七十年代末,原屋荡然无存。
  原屋虽无存,但左公故里后人对左公情结永存。这在复原柳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03年,中共湘阴县委、县政府对柳庄进行了复原重建。复原后的柳庄,仍如她当年那般凝重、雅致和神秘。[3]

22、左宗棠的桂在堂(湘潭旧居)简介:
  左宗棠故居即桂在堂,俗称贵子堂,位于湘潭县排头乡紫山居村,距隐山东麓3公里。是方上望族周系舆与夫人王慈云(1789-1862年)的故居。也是清永绥厅训导周系蔚、户部左待郎周系英(1765-1824年)的故居。
经历桂在堂,满门文采,男女同辉,仅女诗人就有13位之多,形成湘潭历史上的第二个女诗人群。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左宗棠(1812-1885年)入赘周系舆家,娶周诒端(1812-1870年)为妻。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才举家迁回原籍—湘阴东乡柳家冲柳庄,左宗棠在桂在堂生活达13年之久。在桂在堂西屋辟一书斋。道光十七年(1837年),左宗棠亲为书斋撰联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在桂在堂得湖湘文化的影响,与夫人周诒端的襄助、配合,他一边读书,一边研究地理学、农学,旁及水利、田赋、荒政、盐政等,为后来抗击英、俄,收复新疆和战后治理西北地区打好了坚实的基础。道光十六年(1836年),左宗棠在夫人协助下,花3年多时间,在此绘出了全国各省地图,有人评价说:他“一生在军事上的成功,全靠他对于地理的精熟”。在桂在堂读书期间,左宗棠曾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去醴陵渌江书院讲学,并在书院会见路过的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陶澍。陶澍称左宗棠为“奇才”,并和他订了忘年之交。后来左宗棠之所以能带兵征战,就全凭陶澍女婿林翼与曾国藩的大力推荐。道光十八年(1838年),左宗棠在桂在堂著《广区田制图说》,抄录《畿辅通志》、《西域图志》以及各直省通志,达数十巨册。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军在鸦片战争前线屡败,左宗棠写感事诗4首,抒发内心的愤懑。左宗棠在此,为王慈云之《慈云阁诗抄》刊印并作序题签。精心地将4个女儿哺育成人。所以说,隐山桂在堂是左宗棠的第二故居。更可以说,左宗棠卓尔不群,业绩辉煌,就起步于隐山桂在堂。2000年8月15日,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左宗棠故居”为名,将桂在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3、陈斗南宅院
      凤凰古城陈斗南宅院建于清光绪28年(1902年),占地面积366.6平方米,由前进、天井、中堂及后进组成,为四水归堂回廊式院落,四周防火墙高深严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宅院是民国时期的将军府,陈宅出了两位国民革命军少将,陈斗南将军(1886-1931),1924年-1925年间与贺龙为湘西巡防军同僚,关系密切。1926年参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年间贺龙领导工农革命军时在鄂南、湘北闹革命受挫来湘西,陈渠珍委派陈斗南支援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1931年患恶口疮抢救无效,病故于汉口医院。
  陈范将军(1909-1943)为陈斗南之侄,1937年率部参加抗日战争,血战嘉善。2005年中共中央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奖状及奖章。
  陈氏************泥塑像是泥人张传人张秋潭大师的封世之作,被专家、教授赞誉为国家级乃至世界极的泥塑艺术精品。
  而且陈斗南宅院还是《乌龙山剿匪记》、《未代苗王》、《我心飞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视剧内景拍摄地。
  宅院现为正规旅游景点,可单独购票。内中提供:苗服,银饰及影视道具免费拍照。
  景点地址:凤凰古城吴家弄1号(东门城楼和杨家祠堂之间)

24、白玉堂(曾国藩的出生地):
      湖南双峰荷叶镇天坪村白杨坪---白玉堂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是曾国藩祖父曾星冈所营的住宅。坐南朝北,砖木结构,沿中轴线对称的典型明清湘中建筑风格。分两正四横,另有私塾利见斋及粮仓。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门前池塘两侧有槽门,门楣上有“芳迈群妍”四字。 白玉堂位于湖南双峰荷叶镇天坪村白杨坪,是曾国藩的第一故居,1811年农历11月11日,曾国藩就出生在这里。
  白玉堂三进四横,共有48间房子,6个天井,2个 花圃,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瓦白墙,双层飞檐,山字墙垛,雕梁画栋, 颇为壮观。
  白玉堂刚建时比较简单,后来进行过 两次改建,才达到三进四横的规模。经过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白玉堂的模样变了许多,宅院四周的石砌围墙被拆除,石槽门和右边房屋被拆掉,惟有左槽门和左边横房仍保持原貌,曾国藩父亲曾麟书所写的“芳迈群妍”四个大字仍清晰可辨。
  在白玉堂的右前方,有一株古 老的皂荚树,老树上有一根像巨蟒一样的紫藤,当地百姓称之为“蟒蛇藤” ,并有曾国藩系“蟒蛇投胎”的传说。关于这棵皂荚树和紫藤,当地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道光十八年,曾国藩中进士时,老树紫藤忽然枝繁叶茂,青 翠欲滴;咸丰年间,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屡次失败,老树紫藤就几度落叶; 当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南京后、官至极品时,老树紫藤发新枝又放奇葩,迎风摇曳,洋洋得意,曾国藩死后,这老树紫藤也就枯萎而死。
  白玉堂与“曾氏祖坟”、“天子坪地下军事工程”相邻,是构成“富厚堂(富托村)—秋瑾故居(神冲村)—唐群英故居(当先村)—葛健豪故居(星球村)(注葛健豪墓在永丰镇金田村石板冲)—曾氏祖坟(泥鱼村)—白玉堂(天坪村)—天子坪地下军事工程(天坪村)—大夫第:敦德堂、奖善堂、竹亭公祠(天坪村)—万宜堂(硖石村)—华祝堂(硖石村)—修善堂(良江村)—黄金堂(良江村)—有恒堂(新建村)—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罗泽南故居(石牛湾洲村)”旅游线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5、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国藩的侯府,座落在位于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东部的荷叶镇富托村,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毗邻,总占地面帜四万多半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轴线对称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体。
  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围住。从远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张围椅中。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后山上树木茂密,古树参天。门前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东流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曾国藩故居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代表性建筑,主要有“白玉堂”、“黄金堂”、“万年堂”、“大夫第”、“富厚堂”等(“有恒堂”为曾国荃故居)。
  曾国藩先后晋升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诏加“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候”,授“英武殿大学士”,升“光禄大夫”,溢称“曾文正公”。同治4年(1865年)秋,素无终身官场打算的曾国藩,准备先动员家眷回籍“立家作业”,自己以后再作引退,因夫人欧阳氏对旧居黄金堂门前“塘中有溺人之事,素不以为安”,即令其子曾纪泽,“回湘禀商两叔”,移兑富托庄屋,由曾国潢、曾国荃、曾纪泽经手主持,依照候府规模,花十年功夫营造了富厚堂。富厚堂占地四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202.86平方米,为土石砖木结构,回廊式风格,内外群有八本堂、求厥斋、旧朴斋、艺芳馆、思云馆。八宝台、辑园、凫藻轩、棋亭、藏书楼等各种建筑,当年正门上悬挂着“毅勇侯第”朱地金字直匾,门前花岗石月台上飘扬着大清龙凤旗、湘军帅旗、万人伞等,景象颇为壮观。整个建筑虽具侯府规模却古朴大方,虽有雕梁画栋却不显富丽堂皇,基本体现了曾国藩对建宅“屋宇不肖华美,却须多种竹柏,多留菜园,即占去四亩,亦自无妨”的意旨。1866年秋,主楼竣工,曾国藩夫人、子女和儿媳即回籍住进了富托新屋。
  富厚堂原称八本堂,取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条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忘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家训,后曾纪泽据《后汉书》“富厚如此”而改现名。富厚堂虽不胜家华,然曾国藩得知修屋花钱七千串而为之骇叹,他在同治六年二月初九日的日记中写道:“接腊月甘十五日家信,知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钱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费如此,深为骇叹!余生平以起屋买因为仕宦之恶习,誓不为之。不料奢靡若此,何颜见人!平日所说之话全不践言,可羞孰甚!屋既如此,以后诸事奢侈,不问可知。大官之家子弟,无不骄奢淫逸者,忧灼曷已!”
  富厚堂是否可称“曾国藩故居”,社会上颇有争论,文物部门从实际出发,认为富厚堂不管是“故居”还是“民居”,它作为清代一幢规模巨大的仿宋、明回廊风格的建筑群体,保护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富厚堂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县两级政府拨出专款,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抢救性维修,并成立了“富厚堂管理所”,派有专人管理,内设有两个专题陈列展览,常年对游人开放,1995年10月,双峰县人民政府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举办了全国首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并专程到富厚堂参观。

26、宋任穷故居:
    开国上将宋任穷是浏阳山村走出的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1909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随后参加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据考证:浏阳市葛家乡乌石龙村是宋任穷同志的诞生地。宋任穷故居在1978年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损毁,为表达家乡人民的怀念之情,缅怀宋任穷同志历史功绩,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与优良作风, 2008年在宋任穷同志亲属及家乡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按原貌对故居进行了修复,并进行了复原陈列。
  宋任穷故居于2009年7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宋任穷同志亲属及其生前身边工作人员成为故居首批游客。
  宋任穷故居又名“咸恒泰”,面积420平方米,用材以土墙、青砖、木材为主,呈两纵一横摆设,共有住房12间。
  大门正上方悬挂的是由宋任穷同志本人亲笔题写的“宋任穷故居”。
  宋任穷生平业绩陈列室采用了近百张图片资料来反映了宋任穷同志生平。陈列室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谋解放 浴血奋战建奇功;第二部分:求富强 肩挑重任展雄才;第三部分:垂风范 功在千秋励后人。
  宋任穷故居现已公布为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7、杨得志故居:
      开国上将杨得志,原名杨敬堂。1911年出生于株洲县南阳桥乡三望冲村。此地原属于醴陵县,解放后划入新设的株洲县。他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上将:从一个打铁的穷孩子,11岁失去母亲,14岁到地主家打工,16岁到江西安源煤矿挑煤,17岁在湖南郴县参加湘南起义,上井冈山……到中央苏区时当“红一团”团长,从抗战时期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到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决战、解放大西北,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副司令、司令,再到自卫反击战西线总指挥,新时期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一生参加或指挥过上千次大小战役,纵横驰骋,戎马一生。
曾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常委、副秘书长,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等重要职务。
      株洲县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将军故居进行大规模修缮和加固,同时在故居旁设立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展出将军遗物和相关历史资料,把杨得志故居建设成占地近 6万平方米的杨得志故居公园。园中规划观光亭、淡水湖、雕塑广场等,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为一体。该项目在2011年1月3日杨得志将军诞辰100周年之日建成开馆。

28、黄克诚故居:
      开国大将黄克诚故居位于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砖木结构、面阔三间、高二层、纵深二进、中有天井、南北为厢房,四周台阶为青石砌筑、前后为明沟、左右为暗沟。故居南北侧有不规则小杂屋四间,屋后有杂屋二间(1998年恢复)。修缮后的整个故居占地面积为1599平方米,其中故居主体建筑面积253.42平方米。是一栋较典型的湘南农家民居建筑。
    1902年10月1日黄克诚在这里诞生,并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1920年他外出求学。1927年10月回故乡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和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0月离开这里致力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52年7月黄克诚回到阔别24年的故乡开展农村调查。故居外边看是一栋房子,进到里面才知道是穷人家,里面有一边的房子还卖给了别人。故居于1998年进行全面维修,2002年5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克诚(1902—1986),1902年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 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 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天津解放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建国初期,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1954年后任中共************************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副省长,************************顾问。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同彭德怀等一起被错定为“************集团”在“******************************”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 [1] 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纪委常务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29、萧劲光故居:
    开国大将萧劲光故居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赵洲港,今照洲巷29号,为土木结构民宅。萧劲光1903年1月4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学生时代。房舍始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坐西朝东、泥土夯筑墙。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有正堂屋、退屋、两侧厢房和杂屋,计14间。朱漆格扇雕花大门,青瓦双坡屋项,门额上方堆绘图案装饰。前留坪地,后有竹林,东临湘江堤岸,西靠天马山嘴。1989年公布为原郊区文物保护单位。萧劲光1922年加人******************,1955年授大将衔,1989年逝世。萧劲光故居在岳麓区风景区范围内,彭瑞龙《题岳麓山荒劲光将军塑像》诗云:
                巍巍岳麓钟灵秀,绿树葱笼一望收。
                大将丰碑存万代,海军业绩播千秋。
                故乡有幸瞻风采,湘水多情作赞讴。
                塑像近邻黄蔡墓,英魂常共话神州。

30、许光达故居:  
    开国大将许光达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桂花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故居原有两进,共有房屋14间,上进倒于1954年的洪水中。故居占地面积1、62亩,两进,二十一间房,砖木结构,青瓦脚,土砖墙,木格窗,木框大门,杉木前廊檐柱(左边一根用楠竹代替)。1908年11月19日,许光达诞生于进门厅屋前房,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学生时代。200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考察长沙县时提出修复许光达故居为革命纪念地。遵照指示,长沙市把其故居的原有14间民居土房按原样修复。故居大厅内挂了9幅许光达的生活照片,两间卧室存有床、衣柜等实物,一间厨房摆放了传统的蝴蝶灶,另一间摆放农具的房间有纺车、蓑衣和拌桶等。许光达是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许光达在1955年得知将被授予大将军衔时,主动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要求降衔,因此十名大将中只有他是五级。为纪念许光达戎马一生的丰功伟绩,弘扬其谦虚宽厚的革命情怀,除恢复了故居原有建筑物、整治周边环境及新建有许光达事迹陈列馆外,在故居前还新增添一处“让衔碑”,碑高2.5米,宽约5米,重30吨,为一面旗帜外形的花岗岩麻石材质,碑上方嵌有许光达大将的石雕像,内嵌许光达上书毛泽东主席主动要求降衔的书信。碑文由著名书法家李铎将军篆写。许光达故居及旁边的陈列室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1、粟裕故居:
    开国大将粟裕故居,位于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端,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距会同县城约8公里,209国道仅0.5公里,交通极为方便。旧居建于清光绪年间(1851-1861),分为东、西两个大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小房间有30余间。两个大院中间有一条村道和小溪通过。小溪右边的东院为正屋,是家人居住之地。小溪左边的西院是一排坐西朝东的房屋。北头为客厅,是接待宾朋、宴请客人和私塾讲学的地方;中间几间房屋是帮工们的住房;南头是牛栏、马圈等。故居现在保存的房屋即为东院正屋,占地约416平方米,房屋坐东南朝西北,由三栋两层的木房组合构成,分为前厅、正屋和横仓楼。其中前厅是为“品”字型客厅,前厅与正屋之间有一“一”字型天井,两者正好构成“一品” 之意,寓意深厚。整个房屋建筑均为面阔三间的穿斗式梁架结构,房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极富湘西民族特色

32、高椅古村:
古村概况
      高椅位于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同志的故乡——湘西南的会同县境内。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师椅而得名。整个村寨共有人口590余户2200多人,其中85%的村民为杨姓,系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侗族。
   高椅古村规模宏大,建筑奇特。整个村落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连续500年间(公元1380-1881年)修建的古民居建筑104栋。村落以五通庙为中心,呈梅花状分成五个自然群落,村中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由于地形地物复杂,六百余年来这个村子从未受过匪患骚扰;村寨建筑均为木质穿斗式结构,由封火马头墙所围,构成一个个封闭的庭院,这种建筑在当地称之为“窨子屋”。这种建筑因有高墙密封,对于防风、防盗、防火具有非常特殊的功能。因此,六百余年来高椅尚未出现过一家失火殃及毗邻的;同时,在房屋密集区还修有较深的下水道和水塘,在保干燥、防潮湿性能上也非常独特。所以,六百余年来高椅的古建房屋也从未因潮湿而腐烂倒塌过。
    高椅古村文化底蕴深厚,风采独特。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古村”、“耕读文化完善典范”、“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和“民俗博物馆”等。起源于驱邪酬神、消灾纳福的原始傩舞、傩堂戏至今仍在百姓当中广为流行,并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作为三湘大地的一处历史文化遗产和湖南百景之一,她已成为人们心灵向往的家园。
    游览点:玉印浮水、打开中门迎贵客、红黑鱼塘、古村钱庄、阴阳八卦图、关西门第、马头墙、醉月楼、神龛、入木三分、卷棚建筑、麻园古墓、石雕鱼缸、月光楼、清白堂、一甲凉亭、古村第一宅、防盗************缸、步步高、余庆堂、五通庙遗、大塘。

33、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1863年—1957年),湖南湘潭人, 中国画大师。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人、寄萍老人等。 我国近代美术文化史上的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 196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故居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齐白石墓位于海淀区海淀乡魏公村西南。碑文李苦禅所书。
   齐白石故居位于湘潭县白石铺乡杏子坞。清末建筑,占地200平方米为一栋两横各三间土墙茅舍,后人有所改建。为湘潭县文物保护单位。 
  齐白石故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200平方米,砖木结构,原为一栋两横各3间土墙茅舍,现为一栋一横4间普通瓦房。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出,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他家境贫寒,自小学艺,从木工、石匠到画家、名人,经历了80多年艰难的艺术生涯。他擅长花、鸟、鱼虾的工笔画和金石、书法,在全球书画界颇负盛名。196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齐白石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1996年元月,白石故居被确认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外表上看,这是一座极其普通的南方农舍,土砖为墙,茅草盖顶,故居有9间屋子,堂屋是齐家作息的主要场所,齐白石从木匠改做画匠后,这里便成了他的画室。       
    齐白石在《白石状略》中提到,自己当年家贫,少年时便要放牛、砍柴、捞鱼虾,余暇便读书作画,厚厚的书本常常就挂在牛角上。稍大,随父学木工,因手艺精湛,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芝木匠”,青年时期的齐白石在故乡留下了许多木工作品。 
   星斗塘村附近的尹家村尹氏宗祠建成于1909年,宗祠内戏楼、栋梁、飞檐以及香案全是精美的木雕,大堂外长廊栋梁上四幅扇形木雕锦屏尤其精彩,主题分别是顽童引路、凤栖高梧、松鹤延年、太白题诗,虽经百年风雨,依然栩栩如生。

34、杨勇故居:
    开国上将杨勇故居,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镇,故居位于镇中心,乾山巽向,前后左右具有房屋,现有三间平房,据杨勇将军侄子杨庆祥讲,一九一二年杨勇将军在此诞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和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35、 萧克故居
    开国上将萧克故居和南薰亭均在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两处相距里许,故居在村内,南薰亭在村口的路边。它们在湘南起义期间均是我党的秘密接头点、情报传递和召开会议的地方。
    萧克故居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约1826年),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萧克与其二哥萧克允烈士(曾任鄂东南红三师参谋长,鄂、赣北路指挥部参谋长,1933年底在湖北通城大坂战斗中牺牲),均诞生在这里。故居坐南朝北,为湘南特有的堂屋建筑形式。大门两边镶嵌一幅对联,曰:“门闾高大常依日月照映;子孙蕃昌不愧齐梁正脉”。正门口一对石狮昂首蹲坐,怒目而视。屋前有一水塘,碧波荡漾,岸柳成荫,风景如画。故居主体建筑约400平方米,穿斗式梁架结构,屋顶为硬山式,青砖、青瓦、青石。跨入堂屋,两旁是厢房,堂屋内分上厅和下厅,上下两厅间隔一天井,萧克就出生在上厅右侧的房屋。整个大厅宽敞明亮,厅两边共有厢房十二间,木板为墙。
    萧克,1907年生,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南宜章黄沙堡游击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二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冀察冀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训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36、魏源故居:
    名曰沙洲,实则是一个台状的宅地,因其地形狭长如船,所以又叫“船形上”。四周为开阔的田垅,一条清澈的金水河从院后穿过,垅中有狮、象两山分立金水河两岸,狮山如奔,象山如扑,连着南端看似闸板高耸云天的五主峰,形成故居所在地有名的“狮象把水口,金板铲龙门”胜迹。南面远处矗立群山峻岭的中笔架山,是由三座大山的山尖并排而成的一个大笔架,正好与故居读书楼遥遥相对,据当地老一辈谈论:正因为沾了笔架山灵气,才出了魏源这样有大学问的人物。 现存的魏源故居是一座两栋正房 栋厢房的木结构四合院,座西南,朝东北,院前有木结构槽门,四周有土围墙。通面阔约43米,通进深约54米,总占地面积约2300平主米。槽门位于正房的左前方,朝向北偏东20°,系过亭式木构架房子,曾毁圮多年,1994年按原貌修复。从槽门进入院内,是个晒坪,面阔约22米,进深约16米。

37、潘仕权故居:
    故居位于怀化荆坪古村(2008年资料,在开发中),只剩下一堵矮墙与大门的基石;进门宽敞的院落,只是有些光滑青石地板。一代帝师也几乎只剩下残垣断壁。可怜流年抛舍多少英雄红颜。但这寻常人家的门墙上,还是挂着“潘仕权故居”的匾额。一边是屋主的简介。潘仕权别名潘龙庵,外号潘三英,生于公元1701年(康熙辛已四十年六月十五日午时),是乾隆皇帝启蒙先生。乾隆幼时天性好玩,父母为其请了很多老师,都是以“幼而学,水而行,上之君,下泽民”教导,乾隆没有说话,后请潘仕权,仕采用“天命之为道,人命之为性,道也者不可布于力也”开蒙,乾隆皇帝说话并认真学习。因此,潘仕权为乾隆皇帝启蒙大师了。他知识渊博,著有《学庸一得》等书,受到了百姓的尊重。潘仕权为人耿直,不留恋官场和钱财,乾隆皇帝准予凡是见到他的人不论是谁都要下马跪拜。
    荆坪最不能忽略的一个废墟就是潘仕权的住宅。沿着窨子屋的墙角,穿过幽深狭长的巷道,拐过一道拱门,就到了潘仕权的故居。故居的规模据说很大,现在只剩下几堵残墙,在他会客的大门至今只保留着"居仁由义"的题额和"随处体认天理,出门如见大宾"的楹联。在荆坪人眼里,潘仕权可是一个大人物。他懂音律、会占卜、掌礼乐、著述颇丰,《四库全书》都存有他的书目。最值荆坪人津津乐道的是,潘仕权当过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据说,那位在历史上号称"十全武功"的乾隆爷正是在他的启蒙下才开始认真读书的。这样一个小小的传说,就把荆坪村一下子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有了某种因缘,虽然潘仕权在历史上的功绩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潘仕权这个名字是荆坪村的一个魂却是无庸置疑的。老一辈人说,荆坪村原来还有转角楼、德经坊、文昌阁等建筑藏有不少潘仕权读过的书和撰写的书,但历经水火洗礼,已经片纸无存。因为他通精五行八卦,整个荆坪院落建筑布局呈八卦图形,就是他总体设计的。大弄小巷,纵横交错,外人进入院中,如入迷宫。但是潘仕权的价值还不仅限于此,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就是一颗散播文明的种子。在他的精神荫庇之下,再偏远的荆棘草坪、蛮荒野地,文明的种子也能开花结果。在潘仕权生命的最后26年里,他已远离北京城的喧闹,在这还属蛮夷之地的故乡维系和传承文化的薪火,他整理族谱,修葺祠堂,倡建义塾,翻新古井,敦化民风,我们似乎可以想见,一个盛世皇帝的老师,在辅佐乾隆爷治理泱泱大国时如"烹小鲜",而在自己桑梓之地散播文明时却是何等的不遗余力。

38、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故居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故居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环境幽静安谧,建筑古老质朴,四方形布局,中有一天井宽坪。进入宅门,左侧是一个约十平方米宽的前室,又称会客室,天井东侧为专门的柴房,内有石磨、石碓等食用家具装置,充分显示了这家主人当时勤俭持家的良好风范。熊希龄小时最喜欢到这间柴房里走玩,并经常学习推磨和冲碓的技术,从小就培养出了一种悉心体察民间疾苦、关心贫民忧乐的高尚情怀。
  过天井便是正室,在正室的木门两边,有一幅笔力雄健、字迹清晰的对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写出了熊希龄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同时也写出了他披肝沥胆倾注心血办慈善事业为中华民族培养栋梁之才的伟大功绩。
  正室三间两层木质结构,陈列着熊希龄生前生活、工作用过的什物,一张张清晰的图片,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文字,记录了熊希龄人生的脚步,演绎着他人生的轨迹。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在他文晦蹈略之中。他胸藏珠玑,学富五车,在中华民族堪乱危难之时,为国家和民族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毛泽东同志曾评价熊希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周恩来总理曾中肯地评价:“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看后就记得很清楚。”两位伟人对熊希龄这么高的评价,充分说明了熊希龄先生思想情操的伟大和爱国恤民精神的不凡。
 
39、蔡锷故居:
    蔡锷故居,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原名蒋河桥乡)蔡锷村, 蔡锷故居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停车场,大概长宽各20米,还是黄泥草坪地面,有些地方有积水,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车辙。一部分是故居和陈列馆,占地面积约4亩,其中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故居坐南朝北,东侧坐东朝西建有两层楼的陈列馆,故居和陈列馆后面有片茂密的小树林。故居前面正对着有一条米把宽的砂石路,其余空地有稀疏的柑橘树。

 

    郑州风水文化吉元堂是一家专业从事阳宅环境规划 企业环境风水优化 郑州阴宅墓地-寻龙脉-点正穴-作风水调理 郑州宝宝起名 郑州公司起名 郑州八字算命 郑州企业易学顾问服务 重大投资项目化解风险之预测咨询,,,,,,

建筑风水文化环境规划应用技术,是传承国学文化 宏扬周易技术,达成天人合一,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有效方法:买房置产业是人生大事,关乎家人健康, 福祉,事业兴旺,不可不择善而栖。买房看风水的实用意义,是在欲置买的产业没有发现质量瑕疵以外,勘查审视其是否符合适宜居住的环境保护方面布局。

    如果你想置买房产,而且是理想置买到人丁兴旺,养育人才,进财聚财,家人健康,和睦,平安,吉祥的阳宅房产的业主。请找郑州风水文化吉元堂吉缘风水师协助你选择适合你命卦宅卦居住的楼房作居家风水装修策划调理环境风水布局避凶趋吉。

    如果你的企业、工厂即将倒闭;如果你公司的生意淡薄;如果你的商场少人光顾;如果你的酒楼、宾馆连年亏损;如果你的家庭不和,经常发生是非口舌、或者新房入住后就退财有病等情况.而且在这之前你还请过国内外著名的风水大师为你调整过,但没有效果.或者,你的企业、工厂、酒楼、宾馆、住宅等都是请著名的风水师为你设计建造的,但生意仍然不好.请你不要灰心,请找郑州风水文化吉元堂吉缘风水师吧!!  

郑州风水文化吉元堂传承国学文化宏扬周易技术的信息咨询服务性网站:    

具体咨询服务项目请登陆吉缘风水师的官方网站:www.zzjyt.com
    咨询热线电话:0371-63296041 

手机:13903816707   15617680989   吉缘风水师

  电子邮箱:jyt126@126.com 

网站地址:郑州市文化路与红旗路交汇处向东50米路南39号院

------分隔线----------------------------
------分隔线----------------------------
本栏推荐
本栏热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