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阎锡山祖墓-来龙去脉形势图

郑州吉元堂预测网 2013-02-02 12:22  浏览
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徐向前故居 从徐向前故居出来到阎锡山故居,驱车只要不到1小时时间,过去说就20里地,加上过去河边村属五台县管辖,所以徐和阎还真是近老乡呐。 到达河边镇已经傍晚7:00多了,到阎锡山故居问明第二天开门的时间,就找个地方住宿了。

 

 

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徐向前故居

从徐向前故居出来到阎锡山故居,驱车只要不到1小时时间,过去说就20里地,加上过去河边村属五台县管辖,所以徐和阎还真是近老乡呐。

到达河边镇已经傍晚7:00多了,到阎锡山故居问明第二天开门的时间,就找个地方住宿了。河边镇是个小镇,只有一个太原钢铁集团的白云宾馆环境还不错。

第二天一早,阎锡山故居开门即进入参观,这时人不多,可以尽情游览拍照。

原先对阎锡山的印象就是一地方军阀,这次参观其故居后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阎锡山并不像官方评价的那样简单,他首先是孙中山最早的拥戴者,在自己的老家山西轰轰烈烈经营了几十年,在最后时刻选择和蒋介石走,如果选择和毛泽东走,结局又另当别论了。总之,这个人对山西现代历史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人。从我的理解上看,应该是个正面人物。如果您买一本阎锡山家训看看,就知道这个人绝非一般的军阀可比。他在那个年代对山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补充一句,把阎锡山故居改民俗馆最初有点为了经费而为之的可能,但没有介绍自己解放后曾经是精神病院,让人觉得历史总是有遮遮掩掩的时候,或者说总是有挑挑拣拣的时候。

阎锡山故居

阎锡山故居,位于山西省定襄县城东北22公里的河边村。始建于二十年代初,三十年代结束,长达14年之久,耗资140万两银。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原长135.2米,宽119.7米,占地面积61834平方米,近30座院落,八百余间房屋。现存18座院落575间房层,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体设计分为上下两院,前后为东西花园。

概况

阎锡山故居位于定襄县东北22公里处的河边村(原属五台县),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历14年完工。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原有近30座院落,800余间房屋。

旧居分为上下两院,前后为东西花园。东花园的建筑以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为主,大门为古牌楼式,穿过假山就到了第一院,这里的地面全由鹅卵石和青砖砌成几何图案,对面是高大的二层楼。穿过过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厅是三间大房,供阎氏家族议事及会议使用。三院的宫殿式大楼高大宏伟,登楼可远眺全村景致。阎锡山旧居是民国初年仿古建筑中的杰作,极具历史价值。

阎锡山故居现为河边民俗馆。河边民俗馆利用阎锡山故居创立于80年代,馆内陈列品以民俗文物为主,按照农、食、住、行、娱、信为内容的六大系列布局,包括民间面塑、刺绣、雕刻、饮食、信仰、婚俗和元宵节民俗一条街等共58个陈列室,总面积1980平方米,这些展室的陈列,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交叉关联,生动地反映了晋北清末民初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建筑

阎锡山故居东花园的建筑,全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飞檐走善,雕梁画栋,“五脊六善排山瓦,挑檐插飞挂铁马,立栏卧栏露明柱,鼓墩岩石接出厦”,十分讲究。各个建筑物上,都装饰着各种木石雕刻,栏杆柱底石上雕刻着狮子毛猴,立栏臣卧栏上彩画着各种传说故事,诸如“桃园三结义”、“吕洞宾出世”等。东花园一进三院,雄伟的大门为石牌楼式门楼,两旁有砖砌的八字照壁,门头上悬挂着刻有“文沦草庐”四个大金字的牌匾。

一进大门,一座小巧景致的假山,半挡着人们的视线,使人不能一眼望穿。转过假山是第一院,院子颇宽阔,地面全由鹅卵石和青砖砌成几何图案。对面是高大的二层楼,南北两面是出厦大瓦房。穿过过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厅为三间大房。屋内陈设着桌椅,供阎氏家族议事及宴会使用。南北均有出檐抱厦通往后院。三院的宫殿式大楼高而且大,站在三楼顶端,可远眺全村。

在东花园的对面,是西花园。比起东花园,西花园的规模要小得多,破坏也较严重。所谓二老太爷府,即是阎锡山的二叔爷阎书典居住的府第。这里亦是个大四合院,出厦明柱,雕刻及绘画很精致。在东花园以南紧贴二老太爷府,有一座精巧的前后两院相通相连的瓦房建筑,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都督府。都督府后院的东北角,还有一处小院,院中耸立着阎府第二个高层建筑——得一楼。此楼前可通都督府,后部以地道与东花园二院相连。地道出口上蝙蝠翻飞,祥云朵朵,簇拥着“行得通”三个大字,均为石雕。此外,在二老太爷府的正南,还有一处院落。即上将军府,这是一座四合大院。在东花园的正北隔一条道,便是颇有名气的子明慈幼院。

特色

二院东大厅巍峨壮观了,这座大厅分上下两层,正面大厅是当年阎氏家族议事和接待宾客、举行宴会的场所。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七日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病逝,灵堂就设在这里,整整一个月的祭奠活动,满院金人银马、雪山素海,终日香火燎绕,笙管长鸣,十分排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代表、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代表、军政部长何应钦都来此致祭尽哀。从现在遗存的一些历史照片和大量的文献资料上,可以看到阎府当年的赫赫威势。通过东大厅一侧的过道,是东花园的三院。它比起二院要小得多。但就建筑艺术而言,却更是精雕细镂,格外的考究。不说其它,单说四面厅堂的底基,均由青石雕缕成莲花状石基(即须弥座),可见其是多么地不惜钱财工本,经求至善至美。在正厅门楣处,现在还依稀能辩出“当仁堂”三个砖雕大字,这大概是取天降大任于斯人,吾当仁不让之意,主人踌躇满志之态溢于言表。

在东花园三院正厅的后面,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偏小院,也是阎锡山经常居信办公的地方。他每次乘车从外面回来,不需要经过外面的大院,即可将汽车停在后面的车道上,人可以从旁门进来,直接进入这个小院的正房歇息。如果有人求见,他亦无需绕到外面,而是沿着小院流金溢彩的迥廊转到前面正厅(即当仁堂),便可会客办公。他父亲治丧期间,他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另外还有一个传说,讲的是冯玉祥在冯阎倒蒋之前,也就是一九二九年十月至一九三○年二月被阎锡山软禁在五台建安村(阎锡山岳父村)期间,曾来这个小院住过,经初步考证,可能是传说。

在三吉院的偏东南方向,现在耸立着一座三层大楼,底层是十分宽敞的三眼窑洞和一条通楼上的石通道,上面两层由青砖砌成。楼顶方砖平铺,可供游人登高眺望,近山远水,一览无余。但从这座楼的用材、风格来看却有点不伦不类。经考证,这座楼的楼顶过去跟周围的建筑物一样,也是插飞挑檐、通瓦板结构,人是上不到楼顶的。当年阎锡山也曾在上面住过。一九三七年九月日本侵略者进犯山西,两个月后太原沦陷,河边阎锡山旧居也驻扎了一批日本军队,使这座大楼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存楼房的上两层,是解放后由设在这里的忻州地区疗养院重建的。

价值

纵观阎锡山旧居这组气势恢宏堂皇,格局变幻谲奇的近代建筑群,它不仅是研究阎氏家族繁衍兴衰的珍贵实物,也是阎锡山本人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历史遗迹。同时它又以鲜明的民间民俗色彩和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显示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其中尢以一组组精湛绝伦的石雕、砖雕、木雕而使中外游人流连忘返。遍布各主要建筑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又将这座旧居罩上了一块神奇诡秘的面纱。

1988年秋,山西省有关部门在这里筹建民俗博物馆,陆续建起了民间刺绣、剪纸、雕刻、编结、竞技、绘画、纺织、造纸、饮食、服饰、民居、信仰以及元宵民俗一条街等90余个展室,生动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独特丰厚的民俗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另外,这里还特邀享誉天下的天津“泥人张”雕塑研究所的工艺师们精心雕刻了朱德、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阎锡山、邵力子、阎慧卿(五姑娘)等一批历史名人的蜡像,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在这座楼高院深、洞奇径幽的古宅里所发生的一幕幕历史话剧。

背景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县人,曾执政山西近四十年,出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旧居,始建于1913年前后。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才建成现在的规模。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又各昌春接)、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花园、西花园、子明慈幼院,大小共27个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700余间,总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走进阎锡山旧居,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东西花园,所谓东西花园,并非真正花草遍地树木郁葱的去处,而是一套连一套的深府大院。进了大门,是东花园一院。这是阎居里最大的一个院子。四面均建厅堂,中间是花坛、假山和喷水池,周围则是用条石、鹅卵石和青砖铺墁的雕砌成的带有装饰图案的车马环行便道。

阎锡山最为恢弘的是东西花园。从石沟街往南拐,有一条九米宽五十米长的大巷里,有一座颇为阔绰的东门厅,就是东花园。这个门厅当年曾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门匾,上书“文沱草庐”四个遒劲的颜体大字。所谓“文沱”,即文山沱水。

 

 

 

 

 


------分隔线----------------------------
------分隔线----------------------------
本栏推荐
本栏热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