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俗之古今变改考证 注释篇

郑州吉元堂预测网 2013-02-02 14:39 宋 镇 豪 浏览
丧葬礼俗之古今变改考证 注释篇 〔注释〕 [1][ 返回 ] 《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 1981 年第 1 集。 [2][ 返回 ] 《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79 年第 3 期。 [3][ 返回 ] 分见《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北京, 19
丧葬礼俗之古今变改考证 注释篇

〔注释〕

[1][返回] 《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1981年第1集。

[2][返回] 《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3][返回] 分见《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北京,1963年;《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北京,1988年。

[4][返回] 分见《大汶口》,文物出版社,北京,1974年;《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北京,1985年;《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1期;《山东曲阜西夏侯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山东安丘景芝镇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山东滕县岗上村新石器时代墓葬试掘报告》,《考古》1963年第7期;《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集刊》1981年第1集。

[5][返回] 分见《山东临胊朱封龙山文化墓葬》,《考古》1990年第7期;《泗水尹家城》,文物出版社,北京,1980年。

[6][返回] 《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

[7][返回] 分见《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第4期;《1975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6期。

[8][返回] 《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9][返回] 石云霄:《拉祜族的丧葬》,《民族文化》1980年第1期。

[10][返回] 《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北京,第23页。

[11][返回] 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7页。

[12][返回] 见《山西襄汾县陶寺墓地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年第9期。

[13][返回] 《洛阳东马沟二里头类型墓葬》,《考古》1978年第1期。

[14][返回] 见《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1982年秋偃师二里头位址九区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9年,第397398页。

[15][返回]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5期。

[16][返回] 《礼记•檀弓上》。

[17][返回] 《西安老牛坡商代墓地的发掘》,《文物》1988年第6期。

[18][返回] 参见《偃师二里头》。又《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第78页;《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第87页。

[19][返回] 《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北京,1987年。《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20][返回] 《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又《罗山蟒张后李商周墓地第三次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

[21][返回] 参见《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殷之彝:《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第171172页。

[22][返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23][返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1994年,第100101页。

[24][返回] 参见《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102103

[25][返回] 高去寻:《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义之推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下,1969年。

[26][返回] 美国艾兰(Sarah Allan)著、汪涛译:《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2年,第81117页。

[27][返回] 陈梦家:《殷代铜器》,《考古学报》第七册,1954年。

[28][返回] 参见宋镇豪:《试论殷墟武官大墓的年代和性质》,《文博》1988年第1期。

[29][返回] 参见杨锡璋《安阳殷墟西北冈大墓的分期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1981年第3期。又杨锡璋:《殷代墓地制度》,《考古》1983年第10期。

[30][返回] 《邹县野店》,第98页。

[31][返回] 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第94页。

[32][返回] 裘锡圭:《从殷墟甲骨卜辞看殷人对白马的重视》,《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9年。

[33][返回] 叶玉森:《殷契钩沉》,《学衡》第24期,1923年。

[34][返回] 见《淅川下王岗》,第342348页。又参见高广仁、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与犬牲》,《中国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北京,1986年。

[35][返回] 见《淅川下王岗》,第6670页。

[36][返回] 《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37][返回] 杨鸿勋:《战国中山王陵及兆域图研究》,《建筑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37141页。

[38][返回] 高去寻:《殷代墓葬已有墓塚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第41期,1980年。又胡方平:《试论中国古代坟丘的起源》,《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

[39][返回] 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河南省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

[40][返回]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页。

[41][返回] 参见高去寻:《殷礼的含贝握贝》,《中央研究院院刊》第1辑,1954年。又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年。又胡金华:《我国史前及商周时代的“琀”略探》,《远望集》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安,1998年。

[42][返回] 马德志、周永珍、张云鹏:《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九册,1955年。

[43][返回] 《故宫铜器图录》下,上94,台北,1958年。

[44][返回] 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の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一》,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84年,东京,第135页。

------分隔线----------------------------
------分隔线----------------------------
本栏推荐
本栏热点
本栏最新